跳到主要內容區
:::
:::

成大產學量能強勁 扮新創搖籃

文、圖/經濟日報  張傑

引述網址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1799/7335270

成功大學不僅具學術領導地位,在產學量能上更是用心經營。1年近50億研發經費,其中約20%來自台灣的產業界,並蟬聯多年企業最愛大學生第1名。2023年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(THE)所發佈的世界大學影響力排名(Impact Rankings)中,成功大學在全球排名第24,為全台最佳,其中[產學合作]評比項更為全台第一。

而全台唯一校級補助校園早期創業的成功大學創新圓夢計畫,至今已邁入第六年,五年來補助校內167隊近1600萬元,不僅輔導15組團隊成立新創公司,更輔導44隊次取得各類創新創業計畫/競賽獎補助金近6,500萬元,成績卓越亮眼。今年(2023)共計47個團隊提案申請,歷經書審及複審,共有9隊實驗室研發成果組(學研組)、22隊一般組團隊脫穎而出,通過率將近6成5,總補助金額近200萬元。

成大副校長暨產學創新總中心主任莊偉哲講座教授表示,大學除了學習知識,更重要的是把所學知識商品化,非常鼓勵各位同學有好的idea,就努力去實踐。成大積極投入推動校園新創風氣、提升校園校內新創企業成長,產學創新總中心轄下更設立輔導與培育新創事業的「新創加速中心」,並於2022年完成產創加速器實體空間的建置,提供新創團隊與成大合作的中大型企業、南部醫療策略聯盟及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,共計12所夥伴學校進行共研創新之用。

成大副校長暨產學創新總中心主任莊偉哲(右)於亞洲生技展,向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...
成大副校長暨產學創新總中心主任莊偉哲(右)於亞洲生技展,向經濟部技術處處長邱求慧介紹成大技術亮點。張傑/攝影

 

成大不論是在人才培育或是產學研發上,都是國內企業的最愛,10多年來,成功大學在創新圓夢、SPARK、萌芽、育苗及價創等計畫支持下,培育扶植近120組新創團隊成立新創公司。2020年成大整合校內研究總中心、技轉育成中心及國際產學聯盟資源,建構出成大產學創新總中心,並延續成大國際產學聯盟與企業的共研中心合作,並以成大與加拿大Mitacs產學平台的合作模式作為借鏡,建構完善的成大產學大數據系統,提供成大與海外內企業國際產學交流的重要平台。

莊偉哲副校長指出,成大產創總中心有許多輔導補助計畫,像是成大創新圓夢計畫就是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,從圓夢計畫工作坊開始,邀請業師來分享創業經驗,以分組討論結合上課內容,逐步建構出虛擬產品的雛形,讓不同科系背影的同學,能互相腦力激盪、交流,將知識融入討論內容,並透由業師輔導,提升簡報架構完整度,有效率的掌握計畫落地秘訣和成功簡報的流量密碼,另外也有SMART計畫、溫世仁文教基金會及Mitacs等管道,可以協助學生團隊鏈結國際。此外,將於11月初舉行「成大新創成果展Demo Day」,全方位呈現成大校園內的新創成果。

成功大學不僅積極將學術研發成果與產業接軌,鏈結國內外產、學、研等多方資源,並整合校內多個單位,建構產學創新總中心,促使在產學合作領域更上層樓,截至2022年,成大發明揭露數就有284件,244件專利申請數、有效專利數更達1,438件,產學合作公司達1117間,近5年產學合作平均金額約50億元,而成大專利技轉率近18%,更是領先台灣其他大學,成績斐然。

展望未來,莊偉哲副校長指出,成大有醫療聯盟、有大學聯盟,且透過法人單位合作,跨出國際與世界接軌,用眾志成城集結所有的力量,展現強大量能,莊偉哲副校長舉例來說,台灣在半導體已經世界級的水準,若我們也能把醫療產業做到專精,甚至能與ICT產業結合,開創台灣另一個世界級產業。

經濟日報版面

 

 

瀏覽數: